对跨性别学术小组「华语跨性别口述史」项目的伦理和方法质疑
口述史也是史。

根据 跨性别学术小组的官网,华语跨性别口述史项目由跨性别学术小组(Trans in Academia!,简称 TiA!)于2024年初发起,旨在记录、保存并分享来自中国跨性别者对自身经历、经验和历史的叙述。

2024年8月1日 决议分出生效 前,跨性别学术小组是我机构 One Among Us 的下属督导机构,运营自主,资源互助。因此,我也有幸在此之前参与了口述史的部分督导工作。在这之后,我也作为跨性别学术小组的成员,参加了许多讨论,尽管我没有实际参与口述史的访谈和资料收集工作。在这整个过程中,我发现该项目从管理、组织,到伦理、方法等,都存在一系列的混乱。我先是通过跨性别学术小组的负责人 amber,后是在学术小组讨论群里,都提出了意见。在2024年10月1日至7日之间,根据项目的现状,此时已经不是跨性别学术小组组员的我密集地在推特上对该项目公开发表了意见,并且引发了许多跨性别社群成员以及学术工作者之间的碰撞和讨论。

我整理自己的意见为如下几条:

  1. 运营问题。口述史项目由一个架构比较松散的学术小组主理,除了 amber 作为负责人之外,就只有访谈者和被访谈者的关系。并没有设置伦理委员会,也没有对其在项目计划书中所说「安保等管理」配备相应的人员。负责口述史的机构跨性别学术小组和我所在的机构 One Among Us 之间,长期处在沟通不畅、互相隔阂的状态。在 amber 休假期间,根据我与该小组代理负责人的沟通,发现小组成员甚至对 One Among Us 将如何分时、分步骤地与跨性别学术小组剥离连带关系并不清楚,负责人 amber 休假时也没有顺利地与代理负责人做好交班工作。

  2. 伦理和方法问题:

    (1) 针对创伤事件的采访细则过于粗放。根据项目计划书,口述史涉及过量用药(OD)、扭转治疗、自残 / 自伤、死亡和纪念、性工作等诸多创伤性议题。然而其中对于受访者的保护十分有限。访谈者中有许多并非社会科学专业人士,经过简单培训即上岗,根据结构化的访谈提纲提问(口述史项目成员指出是「参照纽约酷儿口述史项目设置」)。在访谈过程中,如果遭遇成员心理危机,虽然设置了紧急撤退的机制,但是并没有能力自行转接优质资源进行进一步心理疏导工作,而是依靠跨性别社群的私力救助,或者 One Among Us 提供的转介服务,为社群救助资源增添压力。

    (2) 伦理委员会迟迟没有成立或良好运作。在2024年3月,One Among Us 曾以督导机构名义,派出 04 组(机构运营组)两位伦理委员试图去口述史项目担任伦理审查工作。然而,amber 以「跨性别学术小组应该组建自己的独立伦理委员会,以符合独立运营之原则」为由驳回。在此之后便没有听说过伦理委员会的进展。2024年10月6日,在推特上,Maura 作为口述史成员称自己在口述史项目内负责「伦理和方法」。然而,其又表示自己参与了很多口述史材料的使用,并且即将投稿会议论文。让伦理和使用学术成果发论文的人由同一人担任,是不合规的行为。

    (3) 根据 Telegram 网络平台上「清蒸协会」成员的披露,口述史项目采访了「清蒸协会」的高层成员。该协会长期涉嫌针对跨性别者的骚扰、人身攻击、个人隐私开示等有害活动甚至是严重违反加拿大和美国法律的活动。在该成员接受访谈期间,访谈者明知该成员仍然同时在进行此类活动。

    (4) 口述史拟采访和被采访者当中包括一些在中国境内从事跨性别救援工作著名人士的被访(脱敏困难),但同样只使用了简单的知情同意程序,并且在项目设计时并没有针对性地对每个人的材料提出具体不同的处理细则。

    (5) 口述史并没有设置如纽约等同类项目的冷静期,并且过于看重跟踪热点事件的访谈。如正在进行中的某项群体性事件或行动过程中的访谈。

    (6) 口述史与被访者签订知情同意协定的时候,并未明确规定之后的材料要怎么使用,只是模糊地说可能会被用于学术研究者查阅,或者脱敏后公开。

    (7) 口述史项目明确鼓励受访者向非特定大众推介传播该项目。

  3. 对口述史项目的更多想法。我不是要求停止口述史这个项目,但我希望这个项目有更加严格的伦理考虑。而恰当的伦理考虑的前提在于承认,不是伦理问题都能通过技术手段解决,收集叙事、资料或「数据」的盲目性所造成的错误许多也并不能够通过后期筛选来弥补。考虑到许多正在丢失的珍贵记忆需要保存,这部分既有社群价值也有学术价值。因此,我希望:

    (1) 目前的口述史项目组解散。现有所有口述史全部封存,由访谈者各自管理。暂时停止引用非本人访谈的任何其他口述史内成员未发表资料(预印本自行协商)。本人访谈的,要重新签订知情同意才可以发表,且不应该以口述史名义。等到有新的时机和成熟的成果之后,重新以专业的精神来做,并且将之前的访谈材料加入。

    (2) 新的口述史项目组应该彻底重组,并且如果由非学术机构作为牵头人,要在该机构中设置独立伦理委员会(IRB)。承诺访谈中如果涉及到正在持续进行的仇恨犯罪内容的时报告 IRB 并及时采取其他相应措施。

    (3) 对创伤性和政治敏感话题采取更审慎的态度,强调成员的专业性。

    (4) 个人层面上收集社群记忆的努力当然可以私下继续,但以机构名义发起或收录则性质不同。


最后修改于 2024-10-07

此篇文章的评论功能已经停用。